10月13日上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在启新大讲堂举行第五期“砼声汇”活动。本期以“四十载奔忙,守一颗匠心”为主题,特邀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永坚担任主讲嘉宾,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关于职业坚守与匠心传承的深刻对话,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王成主持。

讲座伊始,潘永坚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他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土建人肩负着筑牢国家发展根基的重任,更需要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合自己四十年来扎根岩土工程一线的丰富经历,潘永坚分享了三点饱含哲理与深情的职业感悟:
第一,野外与工地是成长与历练的重要课堂。他强调,土建行业是实践的科学,真正的知识和能力源于现场。他鼓励青年学子不要畏惧环境的艰苦,要主动深入工地、奔赴野外,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书本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在摸爬滚打中锤炼真本领。
第二,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与应用。潘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了从传统勘察手段到现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行业变迁。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行业的技术革新,土建人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积极拥抱BIM、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方能跟上时代步伐,推动行业进步。
第三,岩土工作是匠心工程、良心工程。这是潘老师分享中最动情的一点。他郑重地表示,岩土工程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一个数据、每一份报告、每一项设计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的工作深埋于地下,外人看不见,但良心看得见。”他寄语在场同学,未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以匠心守护工程品质,以良心铸就不朽工程。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潘永坚朴实而真挚的讲述,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一位老一代土建人的情怀、担当与坚守。现场掌声不断,交流环节气氛热烈。
“砼声汇”是土建学院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动,旨在通过邀请行业精英、优秀校友分享成长故事与职业感悟,搭建在校生与行业前辈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卓越土木工程人才注入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