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科研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影响因子IF6.434,一区)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Stabilization/Solid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lay Contaminated by Lead When Using Cement》,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学校9211教授谢新宇老师和青年教师潘崇根博士,第一作者为我校联培(论文)硕士研究生潘一泽同学。

该研究成果基于浙江省”五水共治”社会背景,对河道淤泥及附着的污染物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从机理上阐述淤泥中有机质与重金属含量对淤泥固结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固结方法解决相关技术难题,这对河道淤泥的高效处理与后续资源化利用有着较大的社会意义。

众所周知,沿海城市河道淤泥往往含水率高,压缩性大,强度低。同时,部分淤泥含有机物、重金属元素等,课题组通过采集宁波市代表性河道淤泥,分析其主要物理与化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有机物对淤泥固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作用程度,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养护龄期淤泥固结土中的浸出效果。试验过程中,结合宏观性能及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组分变化以及固结材料掺入比,养护龄期对固化土的影响。同时,借用SEM扫描电镜以及XRD等表征手段,对作用机制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有效验证了有机质、重金属等污染物在淤泥土固结过程的相互竞争作用。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