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上午,学校“三江讲坛”第4讲--中国科学院赖远明院士报告会在NC202举行。学校党委书记费英勤参加报告会并在会上做了讲话。会议由土建学院院长谢新宇主持。参加报告会的有土建学院师生共100余人。
会上,费英勤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对赖远明院士前来我校做报告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三江讲坛”是学校为促进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营造深厚的学术氛围、繁荣校园学术文化,为广大师生提供的一个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平台而特别设立的,由学校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或相当层次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主讲嘉宾举办专题报告或学术交流活动。赖远明院士主要从事寒区工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建立了冻土的强度准则和本构关系,提出了寒区工程冻害预报方法和关键防治技术,在寒区工程计算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与进展,研究成果在青藏高原的寒区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希望赖远明院士的报告能对我校师生在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面有新的启迪。
随后,赖远明院士为师生们做了题目为《寒区道路和隧道热力学特性分析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根据传热学、渗流理论和冻土力学提出了带相变的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三场耦合问题的数学力学模型,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对寒区隧道在渗流体积力和冻土蠕变及体积冻胀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和围岩的应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还以世界上最大的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为例讲解了其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针对冻土路基的破坏变形,赖院士结合自己的实验数据及寒区的现场实验图片,从块石和碎石层的降温效果和粒径范围、方形块碎石层降温机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赖远明院士在报告中不仅给大家讲解了深奥的科学研究问题,更结合自己多年来特别是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法与大家做了分享。同时他也诠释了如何从工程应用中提炼关键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形成理论再来指导工程实践,即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关系问题,对师生们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