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协同创新团队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批准成立的。以宁波市第一层次科技创新团队“沿海工程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科技创新团队”的基础上组建和拓展。“沿海工程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科技创新团队”由高校研究人员和企业研发人员共同组成,其中核心成员由5名正高级人员组成,成员中高级职称占75%,45周岁以下青年骨干占60%,其中50%成员具有博士学位,企业参与人员9人。团队成员研究方向涉及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建筑材料与工程、市政工程和管理工程,学科交叉优势明显。
本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国家需求与区域创新的重点目标,突出协同创新体的科研特长及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特点,凝练出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与关键共性技术,进行顶层设计,形成重点课题3个,分别为:“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健康监测技术及产业化”、“城市基础设施的耐久性提升技术及产业化”、“城市基础设施关键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
桥梁健康监测产业化平台:项目方向负责人彭卫教授,在《宁波市既有混凝土桥梁性能评估与修复应用研究》,《振动测试新技术研发与斜拉桥损伤诊断应用研究》以及新立项课题《钢管混凝土拱桥损伤诊断技术与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应用研究》中,着重开展损伤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已在桥梁吊杆索力监测、吊杆材料性能退化方面的监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逐渐形成传感器雏形,已与宁波杉工结构监测与控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常州金土木工程仪器有限公司等建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取得专利成果后,将与上述公司合作,将桥梁损伤诊断技术进行传感器的工业化设计形成产品。
钢结构疲劳损伤监测产业化平台:方向负责人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座教授,University of Maryland(USA)张云峰副教授。张教授利用压电涂层声发射技术(Piezo paint based acoustic emission (AE) sensor)具备的高精度特点,研发了适合钢结构的声发射传感器,如“智能传感技术与结构监测控制一体化系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项目),“钢结构疲劳监测及宽频带压电声发射传感技术开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新项目等)、“无线钢桥疲劳安全监测物联网系统”(美国交通部重大创新项目),“自恢复支撑体系应用于大型钢结构关键技术”等。迄今在工程结构现代传感监测技术方向已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十多个项目(总计五百多万美元),其中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交通部资助的创新科研项目。
地铁建设及运营安全监控技术服务中心:方向负责人为王小军教授,已依托宁波市、杭州市地铁工程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软土流变的密集高层建筑群荷载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机理研究,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土体损伤的微型桩复合补强地基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编号:2010A610085),宁波市社会发展科研项目:宁波轨道交通盾构法施工道路与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及其防治技术研究(编号:2011C50051),宁波市地面沉降“十一五”防治规划项目——宁波市工程性地面沉降防治措施研究,宁波市区地面沉降现状调查研究(2012),宁波市重大科研攻关择优委托项目:复杂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和对策研究等,具备了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基础,人才队伍稳定合理,与行业关系紧密。
桥梁施工监控技术服务中心:方向负责人王银辉副教授在桥梁施工过程监控中开展了大量工作,已进行了《余姚市四明湖桥浮桥改建工程施工监控》,《先拱后梁无支架施工的系杆拱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一系列与工程实际结合的横向课题。本协同创新中心将为其提供相关的人员及设备支持,形成一支配置合理、长期稳定的人才队伍,构建设备完善、管理有序的实验中心,实现常态化项目来源下的专业性施工,同时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申请桥梁检测资质提供基础。
基于以上平台和技术服务中心的构建,在人才方面采用比较灵活的机制,以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为基础,依托单个或系列项目合作或技术服务,吸引海外和国内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带动相关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并将新产品、新技术直接应用于重大工程,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提升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