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名师风采 > 正文

耿健

【来源:党政办 | 发布日期:2018-06-12 】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个人简介:

耿健,男,工学博士,教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智能建造与智慧管理研究所所长,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访问学者。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2017-)、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2012-2017,终期考核优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青年三江学者”。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建筑固废专委会委员,亚洲混凝土联合会(ACF)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宁波市重大科技项目结题评审专家2017年宁波市高校“优秀班主任”。

国际权威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和《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审稿人。耿健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与制备,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来已累计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浙江省科进步二等奖和宁波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
成功离你其实并不遥远,耿健教授常以一个求知者的身份去探索未知,朝着目标前行,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成就的背后,是多年的刻骨钻研:

“学习的过程就是要自律和自控,学习并没有很多的捷径可走”耿健教授在采访时这样说道。

在无数成就的背后,正是他在学生时期形成的自律品质“自律即自由”。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一定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自律,并不是源自于他人的要求,而是源自于对自我的要求。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主动要求自己严格自律。严格的自律,是对人格的一种雕塑。自律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对自己负责。自律是如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品质拥有自律品质的人,总会表现出他们与众不同的一面,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严于律己,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也会变的格外耀眼。在这点上,耿老师希望我们学生在学生时期做到自律,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

“学习就是要树立目标,我们除了确定适当且合理的目标后,还需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时间,只有拥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我们才会有动力去努力实现,才能有办法去平衡学业和社团、社会工作。”

耿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整个语言逻辑是非常流畅的,细细体会下来,不难发现教授就算在回答问题时,头脑中最先做的事情,就是罗列一个大致的框架与所要表达的主要“目标”,然后才会慢慢的分点陈述。一个以“目标逻辑”作为日常生活交流的人,在采访的过程中,就已经慢慢透露出他的人格魅力。

为学生负责的同时,也是为自己负责:

 

问及耿老师的教学理念时,老师没有一丝犹豫的脱口而出: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当我们刚听到这段话,对于如此官方的语言其实略有些不解,但是在慢慢听完耿老师的讲解后,心中倒是有了不少的明悟。

不仅是我们学校,哪怕是在国内的顶尖院校都普遍存在:学生是抱着只要不挂科就行的心态去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耿健老师完全不受这些外界环境的影响。采访时他这样说到:“对学生负责的同时也是为自己负责,也许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调节教学难度与教学方法,但是永远不会变的就是,我希望我教的学生能尽可能多的掌握我传授的知识。”

耿老师对于自孔夫子春秋时期就延传下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深表赞同。从大方面来讲,他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对自己的教学逻辑进行一定的修改;从细小的方面来讲,在面对一些上课不那么主动的同学,会对课堂的纪律严加管理,比如规定上课时教室最后两排不坐人、听课要做笔记等等,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有自己的目标。当你有目标以后,大学生活才会过的多姿多彩。当然如果你的志向不在这,只要你能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不出问题,你的大学生活也会过得很精彩。”在问及耿老师是如何面对和处理现今大学生以不挂科为目标的普遍情况时,他这样说道。

在采访的过程中,老师回忆:自己的大学时期,早早就决定了考研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正是因为自己的大学四年都坚持自己的方向,一个一个完成自己的目标,才能有所收获。不少学生志不在此,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你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以此坚持,那么终能成功。随即老师便和我们分享了一些,毕业后虽然没有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但是在其他领域仍有所建树的同学经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也明白了:学习成绩也许并不是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坚持的心。

在本次采访之前,我们询问了一些曾上过耿健老师课的同学,请他们谈谈对于耿老师授的看法。“较真”一词被提及的最多,原先我们对这词产生了一丝不解与纳闷,认为这次用在老师身上会不会有一些不合适,但是采访后,我们慢慢明白这“较真”其实是对老师认真态度的一种肯定与认可,因为在“较真”之后,“我总是能在耿老师这学到很多”则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老师的“较真精神”学生们才能有所收获与成长。

 

放平心态,提升能力

 

在谈及科研的时候,耿老师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第一时间叙说科研的好处与成就,反而他是慢慢的阐述了一些可能面对的糟糕情况。

“第一、科研是非常的占用时间,”老师略有些严肃的说道:“而且还很有可能你在大段时间的努力过后,会一无所得,并经历失败,再加上科研内部的竞争是非常激烈,导致有些学生会抱怨做了这么久的科研,感觉什么都没得到,也没获得什么项目,甚至有些后悔来做科研。”

是真的一无所得吗?耿老师笑了笑问了下我们。当我们有一些犹豫与怀疑时,老师慢慢的讲述了不少做科研并坚持到最后的学生的一些所获所得。

我们所获得可不只是表面上获奖与立项这些能写在履历上的文字内容,更多的是自己能力上的提升,再往细节上说光是跟着老师一起做科研,再从老师身上学习知识,找到自己的特长,寻找发展方向。可是近几年来学生也因为科研的困难而变得越来越功利,很多学生因为拿不到项目就不来做科研。大多数学生来做科研都是为了评奖评优,这没有多大问题。但这并不是做科研的关键,做科研,不一定会有项目,但是你一定会有成果,这些成果从物质上讲就比如一些奖项或者专利,或者你发表的论文,那么如果从能力所得上分析:这么久以来做科研的收获,真正的是对自己的提升,丰富自己的知识。只有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多了,科研的研究才算真正对自己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放平自己的心态,静下心来,以一个谦逊的态度认真的完成科研”老师笑了笑,和蔼的说道。